我国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

发布时间:2012-02-03

浏览次数:31

       2011年,农业部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要求,加快推进实施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项目,继2010年揭开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序幕之后,再次成功实施南极生物资源探捕,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:一是探捕规模增加。作业渔船从去年的2艘增加到5艘,产量从1846吨增加到16020吨;二是探捕时间延长。探捕调查时间从去年的23天延长到157天,从去年只在南极的夏季生产延长到今年在南极的春、夏、秋3个季节开展生产;三是探捕范围扩大。探捕站点从93个扩大到107个,探捕调查总面积增加了2万平方海里,采集了大量的南极磷虾样品和海洋生物环境数据;四是生产方式取得突破。通过在探捕船上加装快速加工设备,初步实现了在船上同步加工磷虾产品,作业方式从单纯的捕捞发展到捕捞与加工处理同步进行,产品由单一的冻虾发展到冻虾、虾粉、虾肉、虾膏等系列加工产品;五是履约能力不断提高。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实施2年来,我国作为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成员国,加强对生产企业和船员的培训、教育和管理,严格执行委员会各项措施和决议,包括入渔申请、进出公约区通报、产量月报、环保要求等,认真履行成员国义务,国际履约能力不断提高。

南极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,其中最具开发潜力的是南极磷虾,其储量约6-10亿吨,是全球单一物种蕴藏量最大的生物资源。根据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评估,南极海域磷虾年可捕量为400万吨,委员会规定的年捕捞限额为62万吨。全世界共有中国、挪威、俄罗斯、韩国等10多个国家从事南极磷虾捕捞,2010年总捕捞量为21万吨。同世界发达国家比,我国目前在南极磷虾的捕捞装备和加工技术方面还较为落后。2012年,我部将继续开展南极磷虾捕捞和加工技术研究,进一步延长探捕时间,扩大探捕范围,提高捕捞产量,增加产品品种,严格履行国际公约,推动我国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不断取得新进展。(信息来源自:农业部渔业局)